小時候,大家都說要找自己喜歡的東西,只要跟着熱情走,事情就會做得好,人生就會有成就。
但近年卻深深體會到,熱情往往是短暫的,很多只會隨着熱情走的人,當熱情退卻了,而事情還沒完成,或者是進程還未到火候的時候,便會陷入迷失和挫敗之中。
又是他們說,要隨着熱情走的?
熱情,是一種非常個人化,自我中心的推動力。而因為人類是群體動物,真正能夠令人無往不利的素質,必須是超於個人思量的心境和能力。例如忍耐力,一種來自放眼於未來的推動力。思量的,不單單是自身的感覺,還有身邊的人,事情的發展,當下看不見的未來。
沒有進展的事情,熱情必然會退卻。
如果我很喜歡單板滑雪,但玩了三年,也跳不起,當我看着身邊的朋友都在騰雲駕霧一般,我的熱情必定會退卻。如果我有一個女朋友,相處了三年,卻完全摸不通對方的意願,沒有深層次的溝通,我的熱情必定會退卻。如果我很喜歡吹口琴,但吹了20年,也沒有人明白,我的熱情必定會退卻。
所以我真正依靠着的,原來早已不是熱情,而是一種自律,一種責任心,和一種頑強的忍耐力。
成就是一回事,需要天時地利。但最少我知道我一直都在向前走,一直都有進展。
不是因為熱情,所以我能夠繼續走下去;而是因為我拼來了進展,所以我的熱情得以持續。